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要点

作者: 时间:2021-09-27 点击数: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学校党政工作要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构建新时代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统筹规划,加强专业建设

1.制定专业建设十四五规划。面向国家能源战略,结合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立足东营市产业体系规划,深入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做好专业现状分析,明晰学科发展方向,明确专业建设定位,制定专业发展规划。

2.加强一流专业培育与建设。根据高教司2021年工作要点,国家将继续推进一流专业建设点认定和建设,学校进一步做好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推荐,培育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校级骨干专业进入第三批一流专业建设点。

3.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布局。通过专业调整、升级、换代、新建,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融合,深化大类招生和人才培养改革,完善新版培养方案,构建符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的特色鲜明的专业结构体系。

二、分类探索,推进课程建设

1.加强一流课程建设。根据教育部、教育厅下发的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实施意见,持续推进5门省级—流课程的建设,带动学校课程建设整体水平提升,完成第三批国家级、省级—流课程的培育、遴选和申报。

2.全面推进课程建设。采用项目式管理的方式,加大课程建设支持力度,重点支持线上课程、混合式课程建设。鼓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校企合作课程、专创融合课程、学科交叉课程等各类课程进行在线建设。

3.做好教材建设与选用。发挥教材育人作用,开展各级规划教材建设,规范优秀教材选用。严格校院二级教材选用程序,确保高质量、优秀教材进课堂,规范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工程”)重点教材的统一使用。

三、价值塑造,强化课程思政建设

1.写进大纲。落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深入发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新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引导各门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各环节。

2.培训交流。定期开展课程思政讲座培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评比、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果展示交流会、课程思政示范课观摩听课等教研活动,邀请校内外专家对融入课程课堂教学的思政教育元素进行把脉与指导。

四、示范带动,加强教学队伍建设

1.发挥名师引领作用。按照省教育厅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工作部署,在全校范围内遴选一批具有丰富教育理念、热心教学改革的教师团队和个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完善基层教学组织。制定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与管理办法,表彰一批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支持各学院协同、各学科协同,组建跨学院(部)或跨学科教学团队。探索推进“虚拟教研室”建设,以现代信息技术助推教学组织建设。

3.加强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以教学理念、教学技术和方法、教学模式创新等为重点,开展教学名师公开课、线上教学平台培训、优秀教学成果培训等,多个方面进行教师教学培训,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4.强化教师教学比赛组织。加大赛前培训力度,优化比赛组织服务,加大对高水平教学比赛激励力度,形成健全的教师教学比赛服务管理体系,提升各类教学比赛成绩,以赛促教,提升教师综合教学水平。

五、系统设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加强教学改革项目管理。推进各级教改项目研究与实践,有规划地进行项目立项,系统地推进项目研究。挖掘一批有新意、有特色、有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成果,积极开展推广应用,以教学综合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

2.扎实开展教学成果培育。做好高层次教学成果奖培育和申报工作,整体谋划,对基础好、有潜力的项目进行重点培育。组织校级教学成果奖评选,按教育厅教学成果奖申报评选的通知要求,组织省级教学成果奖的推荐申报工作。

3.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借鉴新工科试验班的经验,整合相关专业优势办学资源,打破现有专业壁垒,推进学科交叉、专业融合,构建特色核心课程体系,探索微专业、现代产业学院等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六、与时俱进,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1.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完善实践教学经费使用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经费的效益。加强实践教学各环节监控,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2.加强实践类课程建设。紧贴产业发展需求,与区域内企业深化合作,深入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充分利用企业优势资源,促进产教融合,提高实践类课程质量,强化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3.搭建高层次实践教学平台。搭建由“各学院实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校外实践育人基地”构成的“四位一体”实践育人平台。各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校级骨干专业与企业共建高水平实习实训基地。

4.支持高水平学科竞赛项目。以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内竞赛项目名单》及《山东省本科高校分类考核实施方案》考核指标等为指引,规范学科竞赛参赛流程,有选择地支持高水平学科竞赛。

七、全面规范,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认真做好教学运行、考试管理、学籍管理、语言文字等常规工作,确保学校常规教学工作稳定有序。

1.教学管理。一是加强教师线上教学能力培训,将线上线下课堂教学的并行兼顾、融合交互落到实处。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从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管理、教学能力四个维度信息化,促进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三是继续抓实抓细日常教学管理,加强监控和巡查力度与频度,力促全学期课堂教学质量稳中有进,精中求新。

2.考试管理。一是进一步规范课程考核管理流程,实现考核的标准化和科学化,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风和学风建设,试点推进试题库建设、无纸化考试的信息化进程,确保命题质量及增强试卷的标准化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效率;二是做好本学期的补缓考、期末、四六级、计算机等级等考试的组织工作;三是继续加大考试纪律监督检查力度,强化考生诚信考试意识;四是继续实施考试通报制度,及时总结发布各类考试组织运行工作情况,对试题命制、成绩评定、考风考纪、监考巡考、试卷建档等各项工作进行总结通报,确保考试工作安全、有序。

3.学籍管理。一是加强学籍管理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宣传,把好“注册关”;二是做好2021级新生入学资格初查复审、艺术类新生专业复测、学籍电子注册、学籍建档立卡等工作;三是做好在校生学分预警和2022届毕业生毕业资格预警工作;四是做好学籍统计、学籍异动预警和工作简报,及时了解学生学籍异动情况,准确掌握学生学籍信息,做好学籍信息处理,切实保证学籍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4.教学资料规范化管理。增强档案管理意识,以本科教学质量报告、高等教育质量检测数据填报、高等教育事业基层统计报表等工作为契机,注重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学资料和数据的收集、统计和归档,全面规范教学资料管理。

5.语言文字工作。一是强化依法开展,贯彻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在全校树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制意识和规范意识;二是落实立德树人,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演”系列活动;三是精心组织开展第24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拓宽途径、创新载体,扩大“推普周”活动影响力,进一步健全、落实“推普周”活动的长效机制。

八、凝聚合力、拓宽渠道,做好招生宣传工作。

1.组织好一篇通稿。依据考生的实际需求和关注内容,组织好一篇严谨、精简、生动的宣传通稿,充分展现学校及学院风采,做好年度招生宣传工作的基础。

2.搭建好“两个平台”。一是以“优质生源基地”为主体的合作平台,做到招生宣传工作走进中学、直面学生群体;二是招生宣传综合媒体平台,强化与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的交流合作,整合学校媒体资源,做好招生宣传工作。

3.组建好三支队伍。一是组建招生宣传及生源基地建设专家团队,引导教职员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参与招生宣传和生源基地建设;二是组建科普及专业认知教育专家团队,将专业知识及专业特色打造成充满趣味性的科普知识讲座带入高中课堂;三是组建优秀大学生招生宣传“志愿服务团”,依托大学生在计算机、网络、传媒、设计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从学生视角加强对学校的宣传。

教务处

2021年9月27日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教务处(招生办公室、继续教育学院) 鲁ICP备2022011533号-1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北二路271号 电话:0546-7396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