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记录
时 间:2025年8月27日下午3:00
会议地点:大学生活动中心203会议室
参加人员:机关教学党支部全体党员
会议主题: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领学人:王劲松
会议议程:
一、理论学习
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二、学习体会
李志强同志针对学习内容分享个人心得体会。
三、会议总结
会议记录
一、理论学习
领学人王劲松同志以“作风建设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为切入点,系统解读《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章节。他结合党史案例指出,从延安整风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党始终将作风建设作为生命线,强调“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重点内容:
1.作风问题的本质是党性问题,必须从思想根源上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2.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需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杜绝“文山会海”“痕迹管理”等顽疾;
3.党员干部要主动深入基层,在解决师生急难愁盼中锤炼务实作风。
二、学习体会
李志强同志通过学习,分享了一下感悟:
1.作风建设是党性修养的“试金石”
通过学习《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我深刻认识到,党的作风直接反映党性纯度,决定党群关系亲疏。总书记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这警示我们:党性修养不会随着党龄增长自然提升,必须持续通过作风锤炼祛除思想灰尘。作为党员,若对师生诉求敷衍塞责、对工作标准降格以求,便是党性弱化的表现,必须时刻自省自警。
2.人民立场是作风建设的“定盘星”
“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这一论断,为作风建设指明了根本方向。我体会到,作风问题本质是“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立场问题。脱离人民立场的“作风改进”,可能沦为形式主义的“新变种”。只有始终将师生冷暖放在心头,把群众满意作为标尺,才能避免陷入“闭门造车”“自说自话”的误区,真正让作风建设成为凝聚人心的“连心桥”。
3.问题导向是作风改进的“动力源”
总书记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这要求我们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查摆作风短板。当前,部分党员干部仍存在“守成心态”“过关思想”,对师生反映的共性问题习以为常,对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避重就轻。这种“差不多就行”的惰性思维,实则是作风建设的大敌。必须树立“发现问题是本职、解决问题是能力”的理念,以真抓实改的行动回应师生期盼。
三、会议总结
支部书记杜彩凤同志在总结中强调,作风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当前正值后评估建设时期,党员干部的作风状态直接决定改革成效。她指出,作风建设需紧扣三个关键:
一要立足大局,强化使命担当。面对高等教育竞争新态势,党员干部必须破除“守成心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推动治理能力升级,在数字化改革、学科交叉融合等重点任务中勇当先锋,将作风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二要聚焦痛点,校准服务标尺。坚持师生需求导向,坚决整治“推诿扯皮”“形式主义”等作风顽疾,建立“问题整改闭环机制”,以师生满意度作为检验作风成效的核心标准,确保改革举措接地气、见实效。
三要常态长效,筑牢制度根基。推动作风建设从“运动式”向“常态化”转变,完善考核评价、监督问责等制度体系,通过“党员先锋岗”等载体激发内生动力,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