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持续深化纠治四风》

作者: 时间:2025-09-29 点击数:

  间:2025年928日下午3:00

会议地点:大学生活动中心203会议室

参加人员:机关教学党支部全体党员

会议主题: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持续深化纠治四风》

领学人:何蔓

会议议程:

一、理论学习

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持续深化纠治四风》

二、学习体会

王贞同志针对学习内容分享个人心得体会。

三、会议总结



会议记录

一、理论学习

(一)纠治“四风”的战略定位:党长期执政的生命线

1.作风建设与执政根基的关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历史经验表明,延安时期党通过整风运动赢得民心,最终以“延安作风”战胜“西安作风”。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风问题已成为影响党执政安全的关键变量。

2.“四风”问题的政治本质

“四风”绝非小事,而是政治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背离党的实事求是原则,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腐蚀党的艰苦奋斗本色。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必须从政治高度审视,防止其演变为破坏政治生态的“致命毒素”。

(二)“四风”问题的深层剖析:顽固性、变异性与危害性

1.表现形式的历史延续与时代变异

传统领域:文牍主义、迎来送往等痼疾仍存,如基层“文山会海”反弹。

新兴形态:隐形变异问题突出,如“电子红包”“不吃公款吃老板”“隔空送礼”等。

深层矛盾:特权思想未根除,部分干部将权力视为谋私工具,形成“官本位”利益链。

2.现实危害的三重维度

政治层面:损害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动摇执政合法性。

经济层面:浪费公共资源,阻碍高质量发展。

社会层面:疏远党群关系,削弱社会凝聚力。

总书记警示:“如果不解决‘四风’问题,最终会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基础。”

(三)纠治“四风”的实践路径:系统施治与标本兼治

1.制度建设:扎紧笼子,强化约束

刚性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将其作为“铁规矩、硬杠杠”,常态化监督公款消费、办公用房等“老问题”。

完善协同机制:建立“四风”问题线索共享平台,整合纪检、组织、审计等部门力量,形成整治合力。

推动基层减负:针对“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制定为基层松绑的具体措施,如精简政务APP、考核指标等。

2.监督执纪:精准发力,形成震慑

靶向纠治:聚焦“关键少数”,严查“一把手”违规违纪问题,同时关注年轻干部“早节失守”现象。

风腐同查:深挖“四风”背后的腐败链条,如通过违规吃喝发现利益输送问题。

科技赋能:运用大数据筛查“虚假发票”“空转资金”等隐蔽问题,提升监督效能。

3.教育引导:固本培元,增强自觉

理想信念教育:将党章党规学习纳入干部培训必修课,通过案例警示、红色教育等方式筑牢思想防线。

家风建设:领导干部需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防止“后院起火”引发廉政风险。

群众参与:拓宽监督渠道,鼓励群众通过“四风”举报平台参与治理,形成社会共治格局。

二、个人心得体会

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变异性和危害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工作浮于表面,政策难以落地;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则侵蚀着党的艰苦奋斗本色,损害党和政府形象。这些问题不仅浪费公共资源,更疏远了党群关系,动摇党的执政根基。

纠治“四风”,制度建设是关键,监督执纪是保障,教育引导是根本。作为党员,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自觉接受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同时,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筑牢思想防线,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价值观。

三、会议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常抓不懈。”面对“四风”问题的复杂性、顽固性,我们需以“钉钉子精神”持续发力,既解决表层问题,更铲除深层病灶,以优良党风凝聚民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教务处(招生办公室、继续教育学院) 鲁ICP备2022011533号-1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北二路500号 电话:0546-7396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