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关于制定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2026-2030)的通知

作者: 时间:2025-09-26 点击数:

各学院:

为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优化学校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内涵建设水平,增强服务国家双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战略的能力,学校决定启动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2026-2030)的编制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与总体要求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优化结构、强化内涵、突出特色、提升质量”的原则。规划编制工作需紧密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山东省“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及东营市地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科学谋划未来五年专业设置方案及专业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构建与我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高、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专业体系。

二、主要工作内容

请各学院充分重视,组织专人开展全面调研和充分论证,并按要求完成以下内容,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一)学院专业建设整体规划

1.学院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1)学院现有专业布局与动态调整情况:梳理本院现有专业数量、结构、在校生规模等,总结近五年专业新增、停招、撤销等动态调整情况及依据。

(2)学院现有专业内涵建设情况: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专业特色、教学团队、课程教材、实践体系、培养质量、成果产出等方面,系统总结各专业建设成效与亮点。

(3)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客观分析学院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短板,并深入分析在新时代背景下专业建设面临的外部机遇与挑战。

(4)学院对专业建设已有的支持与保障情况:客观陈述学院在经费投入、师资引进与培育、教学条件建设、制度机制保障等方面对专业建设的现有支持措施与成效。

2. 学院专业内涵建设规划

(1)指导思想:阐明未来五年专业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2)基本原则:明确专业建设规划所遵循的基本准则(如需求导向、特色发展、持续改进等)。

(3)核心目标:提出本单位未来发展的核心目标,重点聚焦总体发展方向和核心优势特色。

(4)关键任务:立足本单位发展核心目标,提出本单位需要抓好的关键任务。

(5)重点举措:针对关键任务,制定重点推进措施,鼓励创新,重在落实。

(6)预期成果:围绕学校“十五五”时期人才培养方面拟重点突破的关键核心指标,制定本单位5年后预期取得的成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通过专业认证专业,省级以上高水平专业建设点,省级以上教学团队,省级以上高水平课程,省级以上规划教材及获奖教材,省级以上教改项目,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省级以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习实训基地,省级示范性特色学院,省级以上教学比赛获奖,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等。

(7)保障措施:从组织、制度、经费、资源等方面提出确保规划落实的保障机制。

3.学院专业结构调整优化方案

(1)未来5年专业结构调整计划:明确学院相关专业增设、撤销、停招年度计划。

(2)拟停招/撤销专业理由及相关工作安排:对计划停招或撤销的每一个专业,需充分阐述理由(如社会需求变化、招生就业困难、办学条件不足等),并为后续工作制定详尽方案,包括在校生培养方案落实、专业教师分流与转型、设施设备处置、建设经费调整等,确保平稳过渡。

(二)拟增设专业调研及培育实施方案

1.拟增设专业调研

各学院组织未来5年内拟增设专业(具体列表参见附件4,如需调整请提前与教务处联系)开展调研。

(1)政策依据:国家与区域发展战略、教育政策导向以及学校办学定位与发展规划等。

(2)相关产业链与产业集群、行业发展情况。

(3)人才需求情况:龙头企业、行业协会、校友企业等具体岗位设置、技术技能要求、未来人才需求规模和标准。

(4)校内基础:学科支撑、师资潜力、设施设备等。

(5)其他高校相关专业(群)开设情况:至少调研山东省内同类高校、国内石油石化类高校各一所。

2.拟增设专业培育实施方案

(1)总体思路与原则:培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如需求导向、特色发展、产教融合、创新驱动。

(2)建设目标:明确培育建设的总体目标,并设置可量化、可考核的具体指标。

(3)重点举措:为达成目标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①成立专业培育工作组。成立专业负责人(带头人)、骨干教师、行业专家、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明确具体人员名单及职责。

②师资储备。制定精准的师资引进与培养计划。

③课程开发。制定课程资源建设计划,开设一批与拟设专业相关的前沿微专业、课程群或跨学科选修课,明确核心专业课程体系(课程群)。

④条件建设。制定教学条件建设计划,利用现有资源改造或共建共享实验室,与意向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或达成合作意向,提前布局实践基地。

⑤方案撰写。明确专业设置申报材料准备工作步骤,完成详尽的专业设置论证报告和人才培养方案草案。

以上各重点举措,需要明确年度任务、责任人、预期成效、完成时限等。

(4)保障措施: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质量监控等。

(三)现有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各专业编写专业建设实施方案时,应以能够完成学院专业内涵建设规划中目标和任务为导向,从内涵建设的各个方面分别阐述建设目标、举措、责任人(单位)、分阶段任务排期等,实施方案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不涉及的除外):

1.建设背景与现状分析

(1)建设背景: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行业产业发展趋势、高等教育有关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文件依据。

(2)专业现状分析: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

2.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1)指导思想

(2)专业建设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改革目标、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实践教学条件目标、专业认证目标、专业特色等。

3.建设内容与核心任务:

(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建设

(3)师资队伍与教学团队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育、“双师型”教师培养、教学团队建设、教师能力提升等。

(4)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校内实验实训平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等。

(5)教学改革与教学方法创新

(6)产学研合作:建设产业学院、联合企业开展人才培养等。

(7)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4.实施步骤与进度安排:明确每一年度要完成的具体任务、标志性成果和预期成效。

5.预期成果与效益分析:

(1)标志性成果

汇总专业认证、教学成果奖、智慧课程、规划教材、名师团队、实践平台、学生竞赛获奖等可量化的成果与成绩。

(2)效益分析

①人才培养效益:学生综合素质、就业竞争力、用人单位满意度的提升。

②社会效益:对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各学院负责人作为专业建设第一责任人,应亲自部署,成立规划编制工作小组,组织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顺利进行。

(二)深入调研,科学论证

各学院必须深入开展调研,全面掌握人才市场需求变化趋势。规划内容须数据详实、论证充分、依据可靠。

(三)突出重点,彰显特色

规划应紧密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学院实际,明确建设重点与发展特色,避免贪大求全、同质化发展。新增专业调研要尤其注重与区域产业需求的匹配度。

(四)注重衔接,协同推进

学院规划应与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等相衔接,确保各项建设任务协调统一。

四、材料提交

请各学院于2025年10月14日前,将经学院审议通过的学院专业建设整体规划、拟增设专业调研及培育实施方案、现有专业建设实施方案(模板分别见附件1、2、3,表内文字统一使用仿宋_GB2312字体,字号小四)纸质版(院长签字并加盖学院公章)一式三份报送至教研科(教务处306室),同时将电子版(压缩包以“XX学院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命名,附件1、2、3的命名需以“附件X:”打头,按模版提供命名格式补全学院或专业名称)打包发送至邮箱:1163767876@qq.cn。

联系人:胡霖、王贞

联系电话:7396881、7396318

附件:

1.山东石油化工学院XX学院专业建设规划(2026-2030)

2.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XX学院XX专业调研及培育实施方案(2026-2030)

3.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XX学院XX专业建设实施方案(2026-2030)

4.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未来5年专业设置方案(讨论稿)

5.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

6. “十五五”时期人才培养方面拟重点突破的关键核心指标表(讨论稿)

教务处

2025年9月26日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教务处(招生办公室、继续教育学院) 鲁ICP备2022011533号-1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北二路500号 电话:0546-7396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