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2024级本科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通知

作者: 时间:2023-10-23 点击数:

 

各学院:

为保障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正常开展,落实专业认证与评估要求,启动2024级本科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现将有关事通知如下:

  1. 修订重点

    本次修订主要针对各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实现矩阵”、“课程体系”部分进行修改。具体要求如下:

    (一)培养目标

    学校办学定位是:立足东营,融入山东,面向全国,对接石油石化、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绿色化工等行业需求,引领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办成一所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类专业特色鲜明、省内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应用型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应体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专业制定培养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内外部需求,包括学校定位、专业特色、社会需求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能体现社会发展对本领域职业工程师的能力要求等。专业应通过各种方式使利益相关者了解和参与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在培养目标的内涵上达成共识。

    各专业要根据《国标》和专业认证标准,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认真调研本专业的社会需求,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调研总结往届毕业生就业岗位行业的分布情况,以及行业内对不同岗位人才的需求,并对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分析,保持前瞻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要注意区域内其他院校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保证培养的人才有需求、有一定的差异性。培养目标内容明确清晰,反映本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的发展预期,体现专业特色和优势,并能够为学生、教师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所理解和认同。定期对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和达成度进行评价,并能够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必要的修订。

    注意事项:培养目标应有针对性,避免口号式或含糊笼统的表述,定义应清晰。培养目标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体现专业培养特色。避免把期望极少数优秀毕业生达到的成就当作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表述应能有效覆盖专业的毕业要求。

    (二)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是对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该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具体描述,是学生毕业时应该达到的要求。毕业要求应逐条进行具体表述,从品德、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体现对培养目标的支撑达成,并在培养过程中分解落实。各专业毕业要求在广度、深度和程度上应完全覆盖学校的毕业要求基本标准,确保不低于各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并体现本专业的优势和特色。毕业要求应当明确、公开、可衡量。

    毕业要求要分解为细化为可落实、可评价的指标点,以分项的形式对学生在毕业时应获得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明确的、可衡量的具体描述。各指标点逻辑关系清晰,技术指标要有递进关系,非技术指标要有专业特点,符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通过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模式,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根据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编制《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表》。

    制定毕业要求的主要思考点:专业对毕业要求的描述是否体现专业特色,是否支撑培养目标,是否实质性的覆盖了学校的毕业要求,是否体现专业特色。每项毕业要求的指标点分解是否体现了对学生相关知识、研究能力和专业视野的要求,且可教学、可评价。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分解是否易于师生理解,是否有助于课程支撑。

    (三)建立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之间的实现矩阵

    每项毕业要求指标点都要有合适的课程支撑,支撑课程要相对均衡(2-5门左右),高度支撑(以下简称高支)课程(H)应为3门左右;技术性指标的支撑要充分考虑课程支撑的层次和主线,非技术性指标要注意与课程思政结合,由专业课和相关课程结合支撑,尽量避免不同课程群支撑同一项毕业要求指标点。每门课程大约支撑3个毕业要求指标点,其中至少一项为高支(H)毕业要求指标点。矩阵应覆盖所有必修环节(含限选课),建立课程体系(必修课、限选课)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任选课和方向课不能支撑毕业要求),明晰各类课程的功能与贡献,厘清课程之间的先后修关系,处理好课程之间的有机衔接。根据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编制《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关联度矩阵表》。

    注意事项:(1)布局合理:所有的毕业要求,特别是非技术要求,都有相应教学环节支撑,无明显的薄弱环节,且支撑课程覆盖所有必修教学环节。(2)定位准确:每项毕业要求都应有重点支撑的课程(H),高度支撑(H)的教学环节能体现专业核心课程和重要实践性环节的作用,可用于证明毕业要求达成情况。(3)任务明确:每门课程都应当在矩阵中找准位置,课程对指标点的支撑任务与课程的教学任务相匹配。

    (四)其他要求

    1.各专业需在处反馈的2023级培养方案版本的基础上修订2024级本科培养方案。

    2.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推广普通话工作的指导意见》(鲁教语字〔2022〕5号)要求,学前教育专业设置普通话必修课,其他专业设置选修课。

    3.学校统一安排的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实践课程,由指定学院开设,未经教务处同意,非指定学院不能开设课程名称与此相同或相近的课程。

    4.原则上各学期周学时一般低年级在21-25之间,高年级在16-21之间。

    5.培养方案制定修订过程应有相关企业行业专家参与。

  2. 工作要求

  3. 成立组织机构

    各学院务必高度重视2024级本科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成立“学院2024级本科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组”(包括主要院领导、系主任、各专业负责人、教授、校外专家等)确立本学院培养方案修订思路工作安排

    (二)做好调研分析

    各专业充分调研国内同类标杆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选取其中3-5个高校进行调研分析,并邀请院外、校外专家开展论证,组织本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相关教师等进行集体讨论,形成调研分析报告和2024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和建议。

    (三)优化课程体系

    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并以此项工作为契机,进一步理清人才培养思路,按照“行业人才需求→专业培养目标→学生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课程目标→课程教学→考核评价”的路线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加强课程体系的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按时保质完成

    各学院应组织好人员、掌握好进程,推动2024本科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科学、合理、按期完成确保培养方案各项数据正确无误,中英文无错别字,排版格式规范统一

  4. 材料报送

    (一)各学院确定各专业2024方案电子(纸质)方案的制定专业负责人、审核专业带头人、教学副院长)、录入(专业负责人,填2024培养方案制定、审核、录入人员名单》(附件1),并于1012日前将名单的电子版和纸质版1份由分管领导签字、盖章)提交教务处

    (二)各学院于1123日前完成2024本科含微专业培养方案稿,报送教电子版和纸质版1份,由分管领导签字、盖章)

    同时报送2024级本科培养方案调整情况一览表附件2)、“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表”(附件3)、“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关联度矩阵表”(附件4)、“2024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新增课程统计表”(附件5)、“2024级本科培养方案通识教育选修课拟新增课程汇总表”(附件6)等5项材料的电子版和纸质版(各1份,由分管领导签字、盖章)

    以上材料纸质版报送教306室电子版发送至QQ747671148。

    其他不明事宜,联系教处。

    联系人:梁霏霏胡霖,联系电话:73961387396881

     

    20231023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教务处(招生办公室、继续教育学院) 鲁ICP备2022011533号-1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北二路271号 电话:0546-7396329